投資觀點

歐洲央行降息推動全球寬鬆週期開始

20240612

今年初春,瑞典央行及瑞士央行降息,打響了全球進入新貨幣政策週期的第一槍。接著,歐洲央行及加拿大央行在本週調降了政策利率。

本輪週期現階段的特點是,一方面具有抗通膨動力,另一方面改善成長,因此對市場是更有利的。  

毫無疑問,許多經濟體的通膨雖然仍高於目標水準,但已經從高點下滑,而且歐元區等地的通膨已降至足以讓歐洲央行降息的水準。

值得注意的是,歐洲央行通往中期通膨目標的路徑愈趨清晰。 

世界各地的中央銀行並不是獨自運作,因為它們透過利率差異連結在一起,但也會對共同的供需動態做出反應。

儘管本週的歐洲貨幣政策轉向不太可能影響聯準會的未來利率路徑,但肯定會釋出放寬政策的訊號,特別是對新興市場及亞太區。 

歐洲央行利率行動

本週,歐洲央行開始了降息週期,將存款利率從4.0%調降至3.75%。1符合共識預期,但其前瞻性指引似乎偏強硬,且央行可能會謹慎行事。

20240612

資料來源:聯準會、歐洲央行、瑞典央行、瑞士央行。數據截至 2024 年 6 月 7 日。

我認為這並非激進降息週期的開始,在今年剩下時間裡,或許僅會再降息2次。下次降息不大可能於9月份之前發生。  

雖然市場可能把焦點放在了降息本身,但我認為歐洲央行公佈的最新成長及通膨預測更值得關注。

2025年核心通膨率及整體通膨率預測平均為2.2%,分別高於之前預測的2.1%及2.0%。1成長方面,歐洲央行目前預計今年國內生產毛額將成長0.9%,高於之前預測的0.6%。1

20240612

資料來源:歐洲央行,數據截至2024年6月7日。

我也注意到,政策聲明中的措辭略偏鷹派,歐洲央行表示「不會預先承諾特定的利率路徑」,我認為這正是德國國債殖利率反彈的原因。

儘管拉加德行長在新聞發布會上明確表達了更為鴿派的觀點,即歐元區通貨緊縮已步入正軌,但這些最新的預測和略顯鷹派的政策聲明,讓我預計歐洲央行希望借此釋出今年不太可能全速降息的訊號。 

聯準會 

雖然歐元區和美國經濟之間存在某些相似之處,但我只想指出,由於勞動力狀況依然強勁,美國的抗通膨路徑較為緩慢且更為複雜。

由於聯準會通膨避險情緒彌漫,我認為美國就業水準是決定我們何時可以預期降息的關鍵。

雖然聯準會可能需要見到通膨連續數月確實下滑才降息,但我認為,一旦勞動力市場出現疲弱跡象,聯準會很可能就會啓動降息。  

雖然本週代表著全球寬鬆週期的開始,聯準會很可能會在今年稍晚開始放寬,但我認為最大的問題在於,利率的新常態會是怎樣的。

雖然通往此新週期的路徑最近愈趨清晰,但我們仍難以想像會回到疫情前水準。

全球經濟成長、通膨及利率皆逐步回復正常,但回復到甚麼水準仍有待觀察。 

參考資料:

  • 1

    資料來源:歐洲央行,截至2024年6月6日。

投資附帶風險,投資標的及投資地區可能之風險如市場(政治、經濟、社會變動、匯率、利率、股價、指數或其他標的資產之價格波動)風險、流動性風險、信用風險、產業景氣循環變動、證券相關商品交易、法令、貨幣、流動性不足等風險。本文提及之經濟走勢預測不必然代表基金之績效,基金投資風險請詳閱基金公開說明書。
Inv24-02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