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資觀點

投資人ETF指南

An investor’s guide to ETFs

不論是投資新手或老手,適時重溫ETF交易最佳實務絕對很有幫助。投資人若希望取得最佳價格和執行效益,應選擇合適的交易單,並學習何時應避免交易ETF。

以下針對投資人交易ETF最常出現的問題提供說明:

ETF交易相關潛在成本有哪些?

多數投資人可能都很熟悉ETF的費用率,也就是受益人每年向發行機構支付的費用,但交易ETF時,應注意其他潛在成本,包括:

  • 買賣價差:買賣價差是一檔ETF在市場上賣價超過買價的幅度,價差越小通常代表投資人交易成本越低,反之則會增加ETF交易執行成本。
  • 溢價和折價:ETF、股票和其他投資工具的價格可能會相對其資產淨值(NAV)出現溢價或折價,原因在於市場上的供需力量。若投資人溢價買進ETF,這通常表示交易成本較高。另一方面,在所有條件相同的情況下,投資人折價賣出ETF也導致損失。投資人可監控ETF折溢價,避免以高於或低於NAV的價格買賣ETF。
  • 券商手續費:目前許多券商對ETF交易不收取手續費,但仍建議投資人一律要確認ETF交易是否必須支付手續費。

ETF交易的市價單和限價單有何差異?

在一家券商交易ETF時,最常見的兩種交易單就是市價單和限價單。

  • 市價單:市價單會以當下最佳報價買賣ETF或其他證券,可確保交易迅速執行。缺點是交易成本可能會上升,尤其是市場劇烈波動的時候。
  • 限價單:投資人可透過限價單指定ETF、股票或其他證券買賣目標價格,有助投資人更精準控制執行價格,但交易單可能無法執行,因為ETF股價不一定會來到設定的價格。

一天之中什麼時候應避免交易ETF?

一個廣為接受的ETF交易經驗法則是,避免在接近市場開盤和收盤的時段進行買賣,尤其是交易日頭尾30分鐘的波動有時較高,可能會擴大買賣價差。

如何評估某一檔ETF的流動性?

一個投資標的若具備流動性,代表投資人的買賣動作不會大幅衝擊價格。為了實現交易效率,並將交易成本降到最低,研究ETF流動性應考量下列因子:

  • 買賣價差:如前所述,買賣價差會影響交易成本,價差越小通常代表流動性越高。投資人可透過券商或財經新聞網站,即時監控ETF買賣價差和其他ETF資料。
  • 日均交易量:交易量無法呈現ETF整體流動性的全貌,但許多投資人以此當作切入點。另也務必記得,ETF所投資的資產類別的流動性,也會影響ETF本身的流動性。
  • 規模:ETF的流動性取決於許多因子,但資產管理規模龐大的大型ETF通常流動性較高。
  • 持股標的:每檔ETF的持股標的都可能影響該基金的流動性。ETF的流動性通常不會低於其持股的流動性。  

進行ETF交易時,一些簡單的知識很有幫助。投資人若能理解影響ETF價格的因子,將有助於降低成本,並實現更理想的買賣交易執行。

投資附帶風險,投資標的及投資地區可能之風險如市場(政治、經濟、社會變動、匯率、利率、股價、指數或其他標的資產之價格波動)風險、流動性風險、信用風險、產業景氣循環變動、證券相關商品交易、法令、貨幣、流動性不足等風險。詳情請參閱基金公開說明書或投資人須知。本文提及之經濟走勢預測不必然代表基金之績效,基金投資風險請詳閱基金公開說明書。
Inv25-00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