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資觀點

ETF vs.指數型基金:必備概念

ETFs vs. index funds: What you need to know

指數股票型基金(ETF)和指數型基金是兩種廣受歡迎的投資工具,能將投資組合多元分散,不僅輕鬆簡單,費用也不高。若能掌握這些投資工具的基本概念,將有助您選擇最適合的工具(或兩者混合)並制定更明智的決策。

以下分析ETF和指數型基金的異同。

被動型ETF和指數型基金很類似

被動型投資策略通常會設計成追蹤市場指數績效。反之,主動型基金則是由經理人挑選證券,目標是創造優於基準指標的表現或實現其他特定結果。

請注意,ETF和共同基金都可能是被動型或主動型。然而,被動型ETF和指數型基金相似之處在於目標一樣(複製指數績效),但兩者結構略有不同,我們稍後會說明。

以下是ETF和指數型基金主要相似之處:

  • 可輕鬆實現多元分散:透過ETF和指數型基金,即可輕鬆、方便取得股債等各類型證券的部位,無須自行個別買進。這兩種基金的結構都有專業的投資管理,投資人亦可獲得相關服務。
  • 費用較低:ETF和指數型基金通常會設計成追蹤基準指標,因此成本效益可能會優於主動型基金;主動型基金通常費用較高,原因在於選股所需投入的研究和專業知識。1在2023年,指數型股票共同基金和被動型股票ETF資產加權平均費用率不到0.20%,而主動型股票共同基金則是0.65%。1
  • 廣泛的資產類別:不論您關注的是國內或國際股票、公司債、大宗商品、不動產或其他資產類別,ETF和指數型基金都可協助您投資在這各式各樣的標的。此等靈活彈性有助投資人針對特定財務目標和風險承受度,自行調整投資組合。

這兩者差異之處

ETF和指數型基金雖有數個共通點,但請記得兩者也存在一些重大差異:

  • 交易靈活性:
    • 指數型基金:每天只會在市場收盤時計算價格。這代表不論您是在一天的上午或下午提交買進交易單,您支付的價格都一樣。
    • ETF:有別於共同基金,ETF會在交易所內如同股票進行買賣,也就是您可在交易日內隨時買賣。此等靈活彈性讓投資人得以利用單日內的市場走勢,在市場劇烈波動期間特別有優勢。
  • ETF考量:
    •  指數型ETF通常費用率較低,但請注意此工具有交易成本(如買賣價差),如同買賣個別股票。然而,流動性高的ETF買賣價差通常很小。至於交易量不大的利基型ETF,買賣價差可能相當大。投資人挑選ETF和指數型基金時,應同時參考費用率和交易成本。目前許多券商對ETF交易不收取手續費,但仍建議進行確認。

依需求挑選適合的工具

ETF和指數型基金固然有共通之處,但也存在明顯差異,這些都是工具是否適合的影響因子。不論您優先考量的是交易靈活性或是否容易取得,掌握這些因子都有助您挑選出最符合投資目標和偏好的工具。我們希望這篇簡短的入門介紹能夠釐清ETF和指數型基金,並協助您選擇最適合的工具(或工具組合),制定明智決策。

重要資訊

  • 1

    「2023年基金費用和收費趨勢」,投資公司協會(ICI),2024年3月。

投資附帶風險,投資標的及投資地區可能之風險如市場(政治、經濟、社會變動、匯率、利率、股價、指數或其他標的資產之價格波動)風險、流動性風險、信用風險、產業景氣循環變動、證券相關商品交易、法令、貨幣、流動性不足等風險。詳情請參閱基金公開說明書或投資人須知。本文提及之經濟走勢預測不必然代表基金之績效,基金投資風險請詳閱基金公開說明書。
Inv25-00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