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資觀點

2025年投資展望 – 亞洲固定收益:高收益債券 

2025年投資展望 – 亞洲固定收益:高收益債券 

2024年,摩根亞洲信貸非投資等級指數表現持續為正報酬,指數年初至今年成長率上漲16.1%(截至11月8日),表現優於美國及歐洲高收益債券指數。1如表1所示,這一高報酬主要來自於各產業的利差縮小(房地產行業除外)。

表1 – 摩根亞洲信貸非投資等級指數報酬歸因(依產業)
表1 – 摩根亞洲信貸非投資等級指數報酬歸因(依產業)

資料來源:摩根大通、Aladdin,截至2024年11月8日的數據。過去績效不為未來績效之保證。不得直接投資於指數。

亞洲高收益債券的違約率相對較低,年初至今為4.2%(截至10月23日),是2020年以來最低水準,此一情況有利於該資產類別的總報酬。2在這4.2%違約率中,我們發現大多數違約發生在房地產行業。除此之外,今年至今為止只有一個發行人違約。這次的違約事件被歸類為由於不良交易而導致的違約,而不是由於未支付息票、償還本金或重組。

圖1 – 2024年,亞洲高收益債券與美國及歐洲高收益債券表現的比較

資料來源:彭博,截至2024年11月8日的數據。過去績效不為未來績效之保證。不得直接投資於指數。

展望2025年,我們專注於以下投資人可能感興趣的主題。

剖析亞洲高收益資產類別

亞洲高收益債券是短期資產類別,存續期僅為2.4年(截至11月8日),且利率敏感度低於亞洲投資等級債券。由於高收益債券發行量有限及房地產行業比重下降,摩根亞洲信貸非投資等級指數的市場價值由2021年年底的2,350億美元下降至2024年10月底的1,380億美元。3

過去幾年,BB級債券一直在指數中佔比最大,約達45%(圖2)。另一方面,自2021年年底以來,我們發現評等由B級向CCC級轉移。在我們的亞洲第四季高收益債券展望中,我們還提到印度在亞洲高收益債券資產類別中的佔比日益增加,這有利於其發展。

我們持續看好BB級發行人,他們具備穩健的信貸基本面,並在整個信貸週期創造穩定現金流用來償還債務,其中亦存在於未來12至18個月評等可能調升至投資等級的潛在明日之星。我們繼續對B級債券精挑細選,並特別關注其再融資計劃,同時利用我們的信貸研究專業知識,持續就公司的短期經營趨勢進行溝通。

從產業角度來看,我們繼續看好澳門博奕、可再生能源、次級金融債券、基礎建設及消費類公司。這顯示了分散投資的重要性,以掌握對亞洲快速增長經濟體的多行業佈局的機會。我們認為必須擁有投資BB級和BBB級債券的靈活性,因為我們能夠透過投資這些評等類別的債券獲得信貸溢價及更廣泛機會。

圖2 - 亞洲高收益債券的評等發展

資料來源:摩根大通、Aladdin,截至2024年11月8日的數據。

亞洲高收益債券市場的評價相較於全球高收益債券市場如何?

在我們的亞洲高收益債券第四季展望中,我們認為,亞洲高收益債券市場相對於美國高收益債券市場提供具吸引力的評價和殖利率提升的機會。由於最近亞洲信貸利差反彈,亞洲(房地產除外)BB級債券的殖利率已經降低至與美國BB級債券幾乎一樣的水準(圖3)。相較於環球高收益債券,亞洲高收益債券的評價依然便宜主要是在B級債券。我們關注蒙古債券、商品債券及雙位數票息債券,因為它們信用良好,能夠帶來收益及資本增值潛力的投資機會。

圖3 – 亞洲高收益債券相較於美國高收益債券

資料來源:彭博、Aladdin,截至2024年11月8日的數據。過去績效不為未來績效之保證。

審視亞洲高收益債券內投資機會的資本結構

近年來,亞洲高收益債券發行人發行的資產抵押證券及可轉換債券增加。我們將此視為有利的發展,因為這將為投資人帶來機會,透過選擇資本結構中具有最高風險報酬的部分,創造更高的超額報酬。因此,我們認為主動投資將是取得差異化表現的關鍵,因為資產抵押證券及可轉換債券都並未包括在摩根亞洲信貸非投資等級指數當中,但兩種證券仍然都是基於相同的基本信用觀點:發行人。

舉例來說,我們發現投資組合評等有機會調升,將普通(vanilla)高收益企業債券轉為同一發行人的投資等級資產抵押證券,後者的所得收益還可作社會用途。同樣地,鑑於該資產類別的利差大幅回升,我們也看好將投資轉換為可轉換債券,因為其下檔風險僅限於債券底價。在這些例子中,我們物色擁有高自由現金流權益比的債券發行人,因為去槓桿將增加股權價值,並將增加內嵌式股票選擇權的價值。對於發行人更有利於股東的行為,這也能提供良好的對沖,因為可轉換債券持有人的利益與股東一致,但附有債券底價作為保障。

 

投資附帶風險,投資標的及投資地區可能之風險如市場(政治、經濟、社會變動、匯率、利率、股價、指數或其他標的資產之價格波動)風險、流動性風險、信用風險、產業景氣循環變動、證券相關商品交易、法令、貨幣、流動性不足等風險。且基金交易係以長期投資為目的,不宜期待於短期內獲取高收益,投資人宜明辨風險,謹慎投資。詳情請參閱基金公開說明書或投資人須知。本文提及之經濟走勢預測不必然代表基金之績效,基金投資風險請詳閱基金公開說明書。
Inv24-0473

  • 1

    資料來源:彭博,截至2024年11月8日的數據

  • 2

    Ibid

  • 3

    資料來源:摩根大通、Aladdin,截至2024年11月8日的數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