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順全球因子投資研究

  • 近乎所有受訪者均計劃保持或增加配置,44%的亞太區投資者計劃增加配置,逾半數的投資者計劃保持不變。
  • 儘管價值因子表現欠佳,但投資者仍對其充滿信心,76%的亞太區受訪者仍相信價值因子可發揮長期作用。
  • 五分之二(40%)的受訪者現階段將因子運用於固定收益投資中,幾乎所有投資者均表示可將因子投資運用到固定收益當中。
  • 大部分機構投資者目前利用ETF進行因子投資,ETF平均佔因子投資組合的14%。
  • 亞太區設立ESG政策的投資人數量高於北美地區,但不及歐洲。

第五份《景順全球因子投資研究》顯示,97%的因子投資者計劃於未來12個月保持或增加因子配置。亞太區方面,44%的受訪者預期將增加因子配置,略超過半數(54%)的投資者計畫保持現有配置不變。

該研究在同類調查中規模最大,採訪了138名機構投資者及100名中介(wholesale)因子投資者,涉及的資產管理總值超過25兆美元,於2020年4月及5月以視訊通話及電話的方式採訪進行。

縱觀全球股市,動能、品質面及低波動因子於調查期間的表現普遍優於大盤。相較之下,價值及小規模因子表現不佳,尤其是債務及流動性憂慮讓小規模及價值因子受到抑制。

今年,65%的機構投資者及67%的中介投資者表示,截至調查日期前12個月內,其因子配置的表現已達到甚至超出整體預期。

儘管價值因子表現不佳,但這次調查反映大多數投資者仍保持價值因子配置,相信表現落後只是暫時現象:68%的亞太區投資者相信,長期而言,價值因子將持續領先,76%的投資者表示相信價值因子仍可發揮長期作用,該比例高於歐洲、中東及亞洲投資者(63%),但顯著落後北美投資者(87%)。

景順因子投資全球總監Stephen Quance表示:「在現階段的全球市場環境下,經典的價值因子仍面臨挑戰,但事實證明,種類繁多且複雜程度各異的因子策略可於各個週期,包括當前的新冠肺炎疫情期間,有效創造出色的風險調整後表現。投資者繼續採用嚴謹及紀律嚴明的方法檢討因子策略,這是其整體投資組合建構的關鍵部分。」

投資者日益注重投資組合中的固定收益因子

現階段於固定收益配置中運用因子策略的機構及中介投資者數量創新高,40%的受訪者表示目前已將因子運用到固定收益投資中,逾三分之一的投資者則表示正積極考慮該做法,僅17%的機構投資者表示不會考慮該做法。

2020年的調查結果顯示,現階段近乎所有投資者均相信因子投資可運用到固定收益當中,該比例已從2018年的59%上升至今年的95%。根據研究顯示,投資者認為固定收益十分適合使用因子投資法,63%的投資者同意因子在固定收益與在股票中一樣重要。

相較於投資等級企業債券(63%)或高收益債券(54%),亞太區投資者最傾向於在政府債券(71%)中運用因子。由於系統性因子策略要求最低成交額,亞太區部分市場的流動性水準仍是若干領域運用因子投資的一大阻礙。

Stephen Quance表示:「值得注意的是,全球投資者開始意識到可將因子策略運用於固定收益投資當中,與此同時,亞太區債券市場進一步開放,尤其是中國境內市場,已成為世界第二大固定收益市場。中國市場的國際化將促進流動性上升,並且推動管理者制定更多的固定收益因子策略,以滿足地區投資者的需求。」

投資者繼續轉向因子ETF

過去12個月,運用因子ETF的機構及中介投資者數量均進一步增加:大部分機構投資者目前已利用ETF,平均佔其因子投資組合的14%。中介投資者方面,逾三分之二的投資者運用ETF,佔因子投資組合總數的一半。亞太區共有63%的因子投資者透過某種形式使用ETF,該比例高於歐洲、中東及亞洲地區(45%),但不及北美(77%)。

對於投資以被動式指數策略為基礎的因子策略受訪者而言,ETF在方便性及價格方面的優勢尤為明顯。就「增強」或「智能貝它」(smart beta)類型的運用而言,投資者表示主要是被產品的透明性及規則性所吸引,該類型產品可較市值加權配置更多地滿足其風險報酬目標。

ETF越來越多地被用於實施主動式因子策略,部分投資者表示轉向ETF之前是透過投資銀行的互換或其他衍生性工具實施因子投資。相較於上述工具,ETF因透明度較高而更受投資者青睞,而衍生性商品則因透明度較低而不被看好。對於亞太區投資者而言,透過ETF實施因子策略最為重要的原因是流動性,69%的投資者均如此表示。

因子投資及ESG

景順過去的研究曾提到,因子的運用通常與ESG的運用並駕齊驅。2020年該趨勢仍十分明顯,84%的機構投資者及71%的中介投資者(均為因子投資者)皆設有ESG政策,逾半數已將ESG或者正考慮將ESG整合至其因子投資組合當中。

亞太區方面,79%的投資者表示已設立ESG政策,多於北美(76%),但少於歐洲(82%)。對於亞太區投資者而言,多數情況下決定整合ESG因子是受投資因素推動,79%的投資者表示這可緩解風險,54%則表示這有助於提高報酬。有證據顯示外部壓力亦在不斷擴大,72%的投資者表示利益相關人士的要求推動其整合ESG因子。

儘管一般情況下,ESG與因子投資相互獨立,單獨實施,但兩者通常是相輔相成,60%的亞太區投資者將ESG視為落實因子投資的輔助工具,且優勢十分廣泛,其中亞太區投資者提到最多的是卓越的風險管理(91%)及可望刺激ESG相關報酬(74%)。

Stephen Quance總結道:「儘管其他地區對ESG的採用或許更為廣泛,但亞洲投資者行動迅速,對該領域的興趣亦迅速提升。ESG及因子投資通常都涉及系統性運用定量數據建構多元化投資組合,因此因子投資可做為一個補充。

附錄——樣本及研究方法
本研究的實地調查由NMG的策略諮詢實踐部門進行。景順選擇聘請專業獨立公司,確保得到優質的客觀結果。研究方法的關鍵組成部分包括:
- 重點關注關鍵決策者,透過經驗豐富的顧問對他們進行訪問並提供市場見解。
- 使用結構化問卷進行深度(通常1小時)的視象及電話訪問,以確保收集定量及定性分析。
- 結果由在全球資產管理行業具有相關諮詢經驗的NMG策略團隊進行詮釋。
2020年為本研究的第五年,我們對全球238間不同的退休基金、保險公司、主權投資者、資產顧問、財富管理公司和私人銀行進行了訪問。這些投資者資產管理總值達25.4兆美元(截至2020年3月31日)。
在今年的研究中,所有受訪者均為「因子使用者」,即在整個投資組合中投資於因子產品及/或使用因子監控風險。我們特意採訪了多個市場中不同類型的投資者,優先考慮規模更大、經驗更豐富的因子投資者。

為專業客戶編製的《2020景順全球因子投資研究》全文可於以下網址下載:http://inves.co/factor_study

除非另有說明,所有數據均來自景順及截至2020年9月30日。本文件僅包含一般資料,並非認購基金股份的邀約,亦不應被視為建議購買或銷售任何金融工具。此外,本文件亦不構成個別投資者對任何投資策略的合適性的建議。雖然本公司已採取措施,確保文內資料準確無誤,但不擬就任何失誤、錯誤或遺漏,以及任何依賴本文件作出的行動承擔責任。本文件內的觀點及預測將不時轉變,而不會另行通知。投資涉及風險。過去績效並不代表未來績效表現。Stephen Quance在文中所述觀點乃根據現行市場情況作出,將不時轉變,而不會事前通知。有關觀點可能與景順其他投資專家的意見有所不同。投資附帶風險,投資標的及投資地區可能之風險如市場(政治、經濟、社會變動、匯率、利率、股價、指數或其他標的資產之價格波動)風險、流動性風險、信用風險、產業景氣循環變動、證券相關商品交易、法令、貨幣、流動性不足等風險。且基金交易係以長期投資為目的,不宜期待於短期內獲取高收益,投資人宜明辨風險,謹慎投資。詳情請參閱基金公開說明書或投資人須知。本文提及之經濟走勢預測不必然代表基金之績效,基金投資風險請詳閱基金公開說明書。


Inv20-03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