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nsight

聯合國IPCC報告的投資啟示

聯合國IPCC最新的氣候變化報告提出警示,應對行動刻不容緩

聯合國的政府間氣候變遷專門委員會(IPCC)關於氣候變化的最新旗艦報告為各國提出警示,並敦促各方立即採取行動。我們與Alexander Chan就這份有份量的報告帶來的重要啟示及相關投資機會展開討論。 

1) 聯合國IPCC報告有何意義?

  • 聯合國IPCC於4月4日發佈第六次評估報告的第三工作組報告,報告聚焦減緩氣候變化。 
  • 此報告是200多位科學家查閱18,000多篇科學論文後的研究成果1
  • IPCC指出,若不採取更有力的氣候行動,我們難以將全球氣溫上升幅度控制在1.5至2℃以內;預計氣溫將上升超過3℃。 
  • 報告為行業及政府提出可供選擇的方案,包括引用科技及改變消費需求以實現脫碳。 

2) 哪些行業或趨勢受氣候政策發展影響?  

  • 減少化石燃料:取消化石燃料的補貼,逐步取締未加工煤炭,包括已計劃的煤炭基建。在我們最近的分析,由依賴商品的能源轉向可再生能源,亦有助政府提高長遠的能源安全,特別是考慮到近期的地緣政治事件。 
  • 全球差距及公正轉型:報告指出高人均收入國家與低人均收入國家的排放量差距。一如COP26氣候大會,IPCC強調氣候融資的重要性,可讓已發展國家考慮促進發展中國家的公正轉型。  
  • 可持續城市:城市地區的碳排放量佔全球三分之二以上,造就資源效率及可持續城市政策方面的機會。2  
  • 需求驅動的方法:可透過需求策略減少40-70%的排放量,有關策略包括消費者主導型生活方式的行為改變(例如飲食、食品及交通),並以例如零碳建築的模式來減少建築能源需求。 

3) 脫碳締造哪些投資機會? 

  • 能源:能源公司將需要投資綠色資本開支,以擴大低碳科技的應用規模。  
  • 可再生能源增長:可再生能源的成本顯著下降,包括自2010年以來,太陽能及電池成本降幅高達85%,有助於加速可再生能源的普及。3 
  • 交通:持續投資於交通電氣化、替代性燃料來源(生物燃料、氫能),特別是航空和海運。 
  • 材料及工業:提升材料效率,包括盡量減少浪費及提升回收率;特別適用於鋼鐵、化工及水泥等行業。4 
  • 生態系統恢復:減少砍伐森林並重新造林,對碳封存及移除至關重要,特別是封存密度更高的熱帶地區。
  • 二氧化碳移除:對於實現淨零排放,這是不可避免的,既要有人為佈局的解決方案,亦要有基於自然的解決方案。5

4) 這對亞太區的政府及投資者意味著甚麼? 

  • 亞太區是全球碳排放量最大的地區,但亦是最受氣候變化影響的地區。單在2021年,區內便有5,000多萬人遭受到氣候災害的影響。6  
  • 亞太區政策制定者將需要制定脫碳路線圖。
  • 中國:1+N 脫碳框架、中美脫碳聯合聲明或承諾停止建設海外煤電廠等方面持續取得進展。由於中國絕大部份經濟仍依賴煤炭,持續擴大可再生能源的規模、擴大排放交易計劃及監管發展都將發揮重要作用。 
  • 印度:COP26 氣候大會上提出的 2070 年淨零目標以及其他 2030年承諾(包括提高非化石燃料能源佔比及碳密度/減排目標)均為朝著正確方向的舉措。 
  • 東南亞:氣候融資及持續發展可持續市場(例如東盟分類方案 (ASEAN Taxonomy) 等地區性標準)是制止氣候變化的重要環節。 
  • 氣候科技與氣候轉型龍頭:可再生能源(包括太陽能、風能科技)、電動車及電氣化、儲能。與此同時,高排放行業中在脫碳方面取得重大進展的氣候轉型龍頭存在投資機會。
  • 資產類別:投資方法種類繁多,涵蓋股票、固定收益、交易所交易基金及房地產,這亦意味著有關投資方法能夠根據投資取向而制訂。 
  • 地區:儘管全球各地區的脫碳進展與政策各不相同,而與全球關聯的政策(如歐盟碳跨境調節機制等)或互相依存的能源供應鏈政策,將是尤其關鍵的考慮因素。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