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NVESTING BASICS

交易所買賣基金(ETF) : 投資者指南

An investor’s guide to ETFs

不論是資深或新手投資者,都應該了解買賣ETF的最佳實務措施。選用正確的經紀商指示,並知悉何時應該避免買賣ETF,可助投資者獲得最佳的交易定價和執行。

以下是投資者對買賣ETF的一些常見問題和答案:

買賣ETF有哪些潛在成本?

大多數投資者可能熟悉ETF開支比率。買賣ETF時,投資者需要注意其他潛在成本,包括:

  • 買賣差價:買賣差價是指市場上的ETF賣出價高於買入價的金額。買賣差價收窄通常意味著投資者的交易成本較低,而買賣差價擴闊可能增加執行ETF交易的成本。
  • 溢價及折價:受市場的供求力量影響,ETF、股票和其他投資工具的交易價格可能高於或低於其資產淨值,形成溢價或折價。如果投資者以資產淨值的溢價買入ETF,通常需要支付較高的交易成本。另一方面,在其他條件相同的情況下,以資產淨值的折價賣出ETF,投資者也需要支付成本。投資者可以監察ETF的溢價和折價,避免以過高價格買入ETF,或以低於資產淨值的價格賣出ETF。
  • 經紀佣金:儘管現時不少經紀商提供ETF免佣金交易,但投資者應時刻確認是否需要為買賣ETF支付費用。

買賣ETF時,市價盤和限價盤有何分別?

在經紀商買賣ETF時,最常見的兩種指示是市價盤和限價盤。

  • 市價盤:市價盤是指以最佳報價即時買入或賣出ETF或其他證券的指示。市價盤可以確保交易迅速執行。不過,交易成本可能增加,特別是在市況波動期間。
  • 限價盤:在買賣ETF、股票或其他證券時,投資者可以指定一個目標價格。限價盤讓投資者擁有較大的執行價格控制權,但如果ETF的價格未能跌至限價盤指定的價格,則未必能夠進行交易。

就一個交易日來說,投資者應避免在哪些時段買賣ETF?

根據常見的經驗法則,投資者應避免在接近開市和收市的時段買賣ETF。具體來說,交易時段最初和最後30分鐘的波幅可能較大,或會令買賣差價擴闊。

如何評估特定ETF的流動性?

如果一項投資被視為具流動性,意味著投資者可在不嚴重影響價格的情況下進行買賣。在研究ETF的流動性,以達致有效交易和最低交易成本時,應考慮以下一些因素:

  • 買賣差價:如上文所述,買賣差價可影響交易成本,而差價收窄一般反映流動性較佳。投資者可透過經紀商或財經新聞網站,即時監察ETF的買賣差價和其他ETF數據。
  • 平均每日成交量:儘管成交量不能全面反映ETF的整體流動性,但不少投資者都會從這個因素入手。投資者亦應注意,ETF所投資的資產類別流動性也會影響ETF的流動性。
  • 規模:儘管ETF的流動性取決於多項因素,但管理大量資產的大型ETF通常較具流動性。
  • 相關持倉:每隻ETF的相關持倉可影響基金的流動性。  一般來說,ETF的流動性至少與相關持倉的流動性相同。

買賣ETF時,即使是少許知識亦能帶來莫大助益。如果投資者了解影響ETF價格的因素,有助減低買賣成本和改善執行狀況。

重要提示

  • 投資附帶風險。投資的價值及其產生的任何收入都會波動。這可能部分是由於匯率變化的結果。投資者可能無法收回全部投資金額。過往表現未必可作日後業績的準則。

    投資於ETF涉及風險,包括可能的資金損失,基於指數的ETF並非主動管理。主動管理的ETF不一定尋求複製特定指數的表現。無論是基於指數的ETF還是主動管理的ETF,都面臨類似於股票的風險,包括與沽空和維持保證金相關的風險。一般經紀商佣金適用。股權風險是指股權證券(包括普通股)的價值可能會因整體經濟和政治狀況的變化以及與特定公司或其行業直接相關的因素而下跌的風險。

相關文章